《火星情报局2》半程播量破5亿 引爆“我发现”热潮
http://www.eastyule.com 2016-12-19 13:31:59 来源:东方娱乐网 责任编辑:小星星
小编导读:比如“地球人小时候都被迫当过父母的表演工具”的提案,引发不少80后、90后对于自己儿时的集体回忆,其实它是在反映“父母不要强迫小孩子做他们不想做的事”这一诉求,极具现实意义,很符合当下年轻人感兴趣的点。
“我发现,《火星情报局2》增加了不少新玩法,变得不一样了。”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我很想这样来提案。过去,一提到大热的网综,紧跟着的就是“污”,而《火星情报局》显然就没有走套路。通过一场笑点十足的“火星”会议,搭配当下流行的话题,为节目赋予更加现实的社会意义,同时更引爆了“我发现”这个标签式的句型。 自11月4日上线以来,《火星情报局2》播放量呈现爆炸式增长,节目口碑仍在持续发酵之中,目前,播放量也稳稳突破5亿,直逼6亿大关。这一季的《火星情报局》给人的感觉是,虽然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局长,以及熟悉的“精神病”特工,但节目却悄然有了与原来不一样的“味道”。
“脑洞大”是观众给《火星情报局》贴上的标签,到了这一季,节目的脑洞几乎开到“天际”,甚至跳出了人类的范畴,增强了特工们的想象空间和现实意义。“更有趣”是节目一直钻研的方向,这一季的《火星情报局2》营造和烘托的一种强烈代入感,让提案更加具有聊天性,让观众在共鸣的同时,发自内心得觉得好笑。“正能量”堪称这一季节目的点睛之笔,在“火星”这个逗逼的设定下,节目其实有一颗严肃的内心。由于网络视频用户基数大,且呈现年轻化趋势,所以在娱乐性和价值观上做到平衡,孵化出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综艺IP,才是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我发现”模式引领风潮,为节目贴上个性标签
一档节目能够真正地深入人心,一定要有一个标签化的记忆点,而《火星情报局2》着实深谙这一点,由它发起的“我发现”模式,让节目以极快的速度在用户中传播开来。可以看出,“我发现”是贯穿于节目始终的形式,每一位特工在提案之前,一定要强调“我发现”。而这看似平淡无奇的一句话,其实与观众“渴望自我表达,以及希望他人重视自己表达”这一强烈诉求所契合,也因此为它的快速传播奠定了非常好的用户基础。
从节目播出开始,“我发现”海报就占据了北京、上海两地的公交站牌,而“我发现”模式也正一点点“入侵”我们的生活,甚至迅速引领年轻人新语境,使其成为风潮。在写字楼周边出现的站牌是关于工作中常常会遇到的小规律,如 “我发现,下班前是一天中最忙的时候”。而在商圈则可以看到“我发现,瘦出一张小脸,可以省很多化妆品”等和日常生活购物紧密相关的文字,这些风格犀利的广告牌看起来很随意,却是按照区域内的特定人群做的精准投放,内容尖锐幽默,精准地抓住了观看者的内心。
将节目内容和线下的宣传相结合,“我发现”模式带起的全民风潮,让《火星情报局2》仅仅播出半程,播放量就已突破5亿,节目正在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并获得了越来越多用户的关注和认可。
网络综艺一直是“90后”的主场,所以能够让他们真正为节目“疯狂”起来,也就抓住了主流观众的目光。把观众当作第一导向,让《火星情报局》一直掌握着主动权。互动性、参与感使得《火星情报局2》与90后的年轻人群玩到一起,节目深入校园捕捉当代年轻人的奇思妙想,并将之融入到节目当中。
自节目播出开始,“局长”就下派火星高校特工在全国名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大学中,与学校的主题活动相配合,进行了11场为期两个月的“火星fun校计划”主题活动。
“我发现,上课喜欢睡觉就不要留刘海”、“我发现,总有人发疯地喜欢高数”,这些提案是不是也一下勾起了你对学校的回忆,而这些提案,正是来自各个大学的同学。
作为当晚的重要环节,“人气演员”的揭晓和颁奖也成为了“最佳火星特工”授予仪式,当熟悉的同学的面孔与熟悉的节目毫无违和感地呈现在同一个舞台之上,才让每一个同学都感受到,原来这个屏幕另一端的节目,其实离自己非常近。
相关新闻
- (2016-04-24)《火星情报局》三期播量破亿 优酷网综卓有成“笑”
- (2016-06-11)用“爱心”打磨“开心” 优酷《火星情报局》搞笑更走心
- (2016-06-18)优酷《火星情报局》田源改经典桥段为舞蹈引爆全场
- (2016-06-23)2016华晨宇火星季第三弹:MOGU娱乐带你去火星
- (2016-06-27)《火星情报局》强势收官 热度爆表成现象级网综新标杆
热点明星新闻
- 1Aka夏洛特全新写真曝光 时尚范儿十足
- 2木加互娱官宣新人陈俊豪
- 3“突破亦创造” 刘亦菲出任阿迪达斯最新品牌代言人 引爆
- 4曾黎受邀出席FILA大秀 活力高马尾出镜俏皮感十足
- 5看了母其弥雅这组剧照 才知道“龙女郎”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