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市场套路深,逼得粉丝回农村,国内票务市场到底谁之过?
粉丝向明星发飙,这样的情况你见过几次?
前不久微博话题榜被周董刷屏,#周董,咱们好好聊聊#,一位粉丝歌迷吐露心声,向周董喊话呛声经纪公司三宗罪,押票不出给票务平台,把票倾销给黄牛,封杀粉丝后援会购票。
粉丝喊话看一场演唱会竟然这么难,而这其中的曲折,实际不正是折射出国内票务市场的一些现状?虽然票务市场明面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但在私下却仍然保持着很传统、原始的交易形态。很多时候你会发现网上的票寥寥无几,早已售罄,而朋友圈却有大把的余票。票务市场的信息不对称,让买不到票成为粉丝们的常态。
门票售罄有时只是假象
记得几年前,天后复出的巡演开场,发布会上主办方提到:仅仅开票两天,票房已经超过千万,其中500元、1000元以及1500元的三档门票已经售罄。不过登陆票务网站会发现其中的一些不寻常的地方,售罄的门票不是最高档就是最低档,中间价位的票依然有不少剩余,这种情况是不是似曾相识?
实际上任何一场演唱会,开票不久甚至是开票前一定会发生的情况便是最贵的和最便宜的票卖光了。而出现这种情况,对于票务行业来说,早就是人尽皆知的潜规则。所谓的售罄卖不过是一种宣传手段,以制造一票难求的假象,让更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尽早出手购票。主办方最后会把最高、最低两头的票出给黄牛,让黄牛在市场抬价,这样就能推动较为难卖的中间价位票在票务平台上出掉。
为什么粉丝总是买不到票
不过在国内,像是王菲、陈奕迅,还有刚刚提到的周杰伦,他们的演唱会依然还是一票难求,也是黄牛盈利的最大保证。这些天王天后的票,为什么粉丝们总是买不到?一般来说,主办方会把门票划分成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通常是B2C类型的票务网站,包括大麦、永乐等等,二级市场则是黄牛。像天王天后的演唱会门票,黄牛通常会直接找主办方采购,主办方因为高额的回报和无法逾越的人情关系,通常都不会拒绝。而这样简单粗暴的交易之后,粉丝们便难以买到偶像演唱会的门票。
所谓无法逾越的人情关系,指的是主办方在遇到相对冷门的演出时,依然需要黄牛来回收成本,这时候的关系就由黄牛从主动购票变成被动代售。因为在国内的票务网站,传统的代理机制不允许以低于票面价格售卖,这点就类似于传统家电市场的代理机制,每个代理签约合同上都规定了售卖价格,而黄牛是唯一能打破价格壁垒的因素。很多冷门演出为了收回成本,以低于票面的价格出售是唯一办法,所以黄牛和主办方本身其实一种相互相生的关系,互相帮助,相濡以沫。
改变票务市场是问题的关键
对于演艺市场来说,正是因为规定的售卖价格让主办方、经纪公司、粉丝们都难逃黄牛的束缚。在不能改变现状的情况下,有没有其他模式可以借鉴?美国最大票务网站StubHub的模式实际上很值得国内借鉴,StubHub是一家C2C模式的门票转让、交换平台,随着不断壮大StubHub也与主办方开始建立合作,目前欧美绝大部分演出赛事都将之作为首发平台。
StubHub和国内票务平台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卖家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定价,偏离票面价值。比如冷门的演唱会门票,商家可以定到便宜的价格出售,而热门演出门票,商家也可以溢价来取得收益。与此同时,配合网站上成熟的信用体系,用户可以放心的购买门票,不担心会买到假票。
面对比欧美更大的二级黄牛市场,国内更适合于这样的模式,一方面可以保证主办方、经纪公司的既得利益,另一方面也可净化黄牛市场,让粉丝购票更加安全。目前国内的票务平台西十区正在尝试这样的模式,在保障金制度的基础上,引入多种票源渠道,包括黄牛群体和个人,先确保票源,再保证真票,同时也将国内票务市场上的最大群体——黄牛,引入一个规范的票务平台。当黄牛群体进入平台后,西十区以倡导卖方公开定价售卖的方式促成黄牛之间的价格竞争,从而为买方提供更多的选择,这种运营机制一方面将黄牛群体的私人线下交易引到透明的线上公共平台,另一方面也用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引导黄牛市场走向规范化,这对于国内票务市场和粉丝群体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
总之,你见,或者不见,明星都在那里,不悲不喜;你买,或者不买,票就在那里,越来越少。面对继续依旧泛滥的黄牛市场,已经到了该变革的时候了。
相关新闻
- (2016-08-15)暑期档混战升级 看《老九门》如何笑握网剧市场三分之一份额
- (2016-08-16)爱奇艺《仙班校园2》定档8月19日 精品网大市场又添头部内容
- (2016-08-22)网大市场 快速洗牌下成火坑?
- (2016-12-19)下一个爆发市场?WCA以“电竞出海”抢滩印度
- (2016-12-27)盘点2016中国电影O2O市场激战,BATM四足鼎立
热点明星新闻
- 1Aka夏洛特全新写真曝光 时尚范儿十足
- 2木加互娱官宣新人陈俊豪
- 3“突破亦创造” 刘亦菲出任阿迪达斯最新品牌代言人 引爆
- 4曾黎受邀出席FILA大秀 活力高马尾出镜俏皮感十足
- 5看了母其弥雅这组剧照 才知道“龙女郎”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