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宁缺毋滥是保证春晚质量的壮士断腕之举
1月22日下午,马年央视春晚进行了第三次联排。本次联排增加了一个讽刺腐败的小品《同学会》,使得语言类节目增加至5个。
世上最尴尬的事,莫过于信誓旦旦而来,灰溜溜而去。它比原本不抱什么希望、没有什么期许更伤人,更叫人懊恼。当然,它比喜出望外更等而下之,简直就是事物的两个极端。而此刻,还能微微一笑者,简直就是淡定之神。
当马年春晚爆出只有4个语言类节目时,观众一下子就意兴阑珊了。虽然数量不等于质量,但数量至少代表着表面繁荣,如果连数量都没有,我们还敢期待质量上的奇迹吗?在歌唱类节目铺天盖地,各类晚会看到吐的今天,多数观众观看央视春晚,看的就是语言类节目,因为一年也难得看到几个像样的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说,央视春晚其实就是当年语言类节目的汇报总结,也是集中创作展示,此外别无分号。
22日晚间的消息说,开心麻花又贡献了一个,形式是同学会,主题是反腐。看来又挤出来一个,不容易啊。不知道这个作品是不是开心麻花早就准备好了,因为主题敏感而被搁置了的,此番又因为局面实在不像样而网开一面、尺度放开才“复活”的。如果是,那情形真的天可怜见了。
哪怕这个新作最终成活了,那数目上也只有5个,成为历史上的新低,比惨淡的蛇年春晚的7个,也已每况愈下。
但在这硕果仅存的几个节目之中,有那么一两个出彩的,给观众留下点印象的作品,留下一两句广为流传的金句,估计还是有的。冯小刚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春晚小品绝不将就。这话我信,宁缺毋滥其实是保证整台晚会质量的壮士断腕之举。让那些平庸、庸俗、烂俗的歌颂类小品恶心观众,不如把时间留给那些无关宏旨的歌舞。
作家冯唐说,文学作品的质量尽管见仁见智,但其实是有那么一条若隐若现的金线的,线以上能看,有营养,线以下,瞎耽误工夫,看了还不如不看。此说后来被调侃成“冯唐金线”。冯小刚对待小品的这个态度,其实就暗合了那条金线。
春晚语言类节目的荒凉,非冯导一人之责,乃整个社会文艺创作的荒凉之责耳。冯导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也几乎把这个责任推卸了个干净,文艺创作的无力,岂是他一人能够扭转?从源头上说,繁荣的文艺创作,需要建立在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上。时下的社会生活,虽不能说波澜壮阔,但也算纷繁复杂。但纵使有了纷乱的社会生活,却没有深刻的人心感受,和自由自在的表达环境,那还是表达不出来,创作不出来。这方方面面,又怎是冯导能扭转的?为何网络上流传的搞笑版春晚节目单和小品打油之作那么令人莫逆于心?就因为网络上的创作环境相对自由,至少不用接受各种审查。
这种情形下,纵使有“冯氏幽默”那种似有若无的风格在,又怎能无中生有地矗立起一个个振聋发聩的超越时代甚至哪怕超越当年的作品来?冯导在采访中不得不降格以求地表示,所谓“冯氏幽默”的春晚,其实特简单:歌好听,小品让人特别想笑。
但博全国人民一笑是那么容易的吗?那要看他是否挠到了人民的痒处。冯导说,他对春晚的改变,远不及春晚对他的改变。这是气馁之语,求饶之语。唉!播下龙种、收获跳蚤的事我们见多了,似乎也不在乎马年再多见一回。文 张济